您现在的位置:cqsf发布网 > 装备打造 >

青年创业家 - 中巽科技王铭秋:火花与智慧 以柔克“钢”

时间:2023-07-22 点击:114

核心提示:转自:上海证券报年龄段:80后创业内容:重工业智能化机器人焊接公司愿景:成为行业标杆,为智能制造贡献力量兴趣爱好:学习机械臂在轨道上穿梭,电焊声此起彼伏,火花在半空中...

转自:上海证券报

年龄段:80后

创业内容:重工业智能化机器人焊接

公司愿景:成为行业标杆,为智能制造贡献力量

兴趣爱好:学习

机械臂在轨道上穿梭,电焊声此起彼伏,火花在半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这是一台自适应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工作场景。它不用导入模型,不用编程和示教,也无需人工操作,只需一键启动,便可完成复杂焊接。

这台设备出自上海中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巽科技”)之手,公司掌门人是王铭秋。2015年,她带领平均年龄27岁的技术团队,研发出自适应智能焊接设备,填补了国内焊接工艺的空白。

“有问题就解决”是王铭秋的高频词。“创业的路上总会跌跌撞撞,不怕遇到问题,怕的是退缩、不敢闯。”王铭秋说,只有坚定地书写当下,才能幸运地遇见未来。

在质疑声中创业

“智能焊接价格高、周期长,定制化项目门槛高,起初很多人都反对我选择这个创业方向,可我就是看好它。”王铭秋说。

2013年王铭秋大学毕业时,我国大型重工业焊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复杂钢结构领域智能化焊接程度较低。

王铭秋意识到,手工焊接和半自动焊接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用工难等弊端,国内自动化智能焊接前景广阔。在一片质疑声中,王铭秋开启了创业之路。

当时,复杂钢焊接技术几乎被国外垄断。中巽科技成立初期,王铭秋带领团队往返欧洲,学习研究智能制造行业的前瞻性成果。从海外采购设备后,王铭秋团队自主钻研,攻坚克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公司团队研发出自适应寻位技术,此后研发出了国产化智能焊接设备。

“对赌”打动客户

产品研发出来了,找客户成了难题。

“起初,一些人对国产自适应焊接产品并不信任。”为了打开市场,王铭秋经常去客户企业深入交流,基于对方的痛点、难点打造个性化方案,有的项目筹备期长达两年。

“不能投产,全额退款!”在竞标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项目时,王铭秋签下了“对赌条款”。

据王铭秋回忆,当时一同竞标的还有两家海外厂商。最终,因项目复杂、难度大,海外企业放弃了这个项目,中巽团队赶工完成了13次技术细节修改,达成了合作意向。历时7个多月,公司主导完成并投产全球首条26.5米跨机器人焊接流水线项目,实现了多层多道坡口自动识别焊接,成为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大突破。

敢于对赌的背后,是魄力与笃定。用王铭秋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

凭着这股韧劲,中巽科技的复杂钢焊接技术逐步应用于船舶制造、海工装备、能源设备等行业,已投产的行业标杆项目包括中船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重工、中海油集团、太原重工等制造业头部企业。

以柔克“钢”

“国外设备增加一个新的模型需要半年时间,我们将时间缩短为半个月。”王铭秋介绍道,以横隔板机器人项目为例,基于软件高度自适应的柔性化,客户采用中巽科技的2个门架、4个机械臂,单天产出的横隔板为26块,一个月可生产100根左右钢箱梁,效率提高30%以上,产量增长约3倍。

十年磨一剑。中巽科技核心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产品更加多样,已服务智慧工厂上下游多个领域。

令王铭秋感到自豪的是,中巽科技掌握的复杂钢结构一体化全位置智能化机器人焊接流水线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护城河”。

“复杂钢结构的中厚板焊接,对于制造业至关重要。无论是造船、建筑钢构,还是海工、核电、压力容器,都需要用到这一复杂焊接工艺,这关乎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王铭秋说,在这方面中巽科技精益求精。

王铭秋表示,未来,中巽科技将探索智能焊接的标准化路径,围绕复杂钢结构,为智慧工厂打造更多智能化的标准产品。“智能焊接行业真正的爆发期还没到来,标准化产品一旦打造完成,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 cqsf发布网(openmind.org.cn) © 202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8044825号-3